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yidainvest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yidainvest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yidainvest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yidainvest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平凡的劳动者: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生活和未来_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-华体会电竞软件-华体会导航网址
    欢迎光临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

平凡的劳动者: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生活和未来

来源: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8 02:07:41  人气:506

  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,但对于快递小哥来说,每天都是“劳动日”。快递小哥的工作非常辛苦,他们早早上班,一般要到晚上七八点钟才下班。遇到“双十一”这样特殊的时间段,上下班时间更是没了准点。

  前几日的晚上,记者见到了从业6年的王师傅,他刚从一个老客户的店里收件出来,驾驶着面包车打算回到自己所在的投递点。原来,王师傅每天早上派件,从下午开始做收件,按照自己早已规划好的路线,把几家老客户的地址罗列好,一家接一家收完后,就已经接近七八点了。

  面包车上装着100多件包裹,把车停好后,王师傅又拉来了一辆平板推车,将车上的货物快速整齐地摆放在推车上,并送去登记。

  王师傅说,一天下来除了简单地吃下饭,别的时间点都是马不停蹄的状态。除了拼体力,王师傅还有非常好的记忆力和规划能力。

  他的心里有一张详细的城区地图,东到新城大道、西到浒山路、南到前应路、北到三北大街。这个区域是他每天派件、收件的必跑区域,他能熟练地报出这里的每条小路以及门牌号码。

  打开面包车,王师傅车上的货物大大小小看似是无规则地堆放着,其实这是他早已按照规划好的路线排列好的。每件快递都是按照派送的先后顺序放好的,到客户家中时,他可以随手从最外面的快递中准确拿到属于客户本人的那件快递。

  通过与王师傅的交谈,记者得知,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行业里,谈“假期”是很奢侈的。大多数快递小哥的工资由收、派件的数量为依据,干得多才挣得多。他们的月薪在3000元以上,王师傅稍微好一点,一个月能挣到近万元。尽管快递小哥的工资比普通白领要高,但仍旧有很多人不愿从事这份工作。快递小哥每天的上班时间至少在10个小时之后,这种无休息日的工作状态让快递小哥时刻处在疲惫的状态,没时间,也不舍得花费时间去舒缓这种压力。■记者 龚益

  “从15岁就开始种地了,老了,我不喜欢打牌、麻将,就继续种地。”陆老伯今年73岁,依旧身体健朗。记者见到他时,他正叼着烟在田埂上用工具做着土坯。手脚并用,打出一个个圆柱形的土块,这是陆老伯为培育瓜苗做的基础准备。

  家住拆落市村的陆老伯每天都骑着他的三轮车,一大早就要赶到北边的农田里劳作。陆老伯有10亩地,而这10亩地的耕耘、照料全靠他一人,所以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。油菜、莴苣、蚕豆、花生、包菜,地里种的大多是经济作物,“只有在收油菜的时候,我会叫几个人帮忙,其余时候都是我一个人。”

  田里劳作,有时顶着大太阳,有时要冒着雨。“年纪大了,也不愿意搞大棚这样的,露天种更适合我。”陆老伯笑着说,虽然自家的农作物比起大棚蔬菜来要晚上几周,价格这一块也不那么高,但是重点是自己种得舒心。

  当记者问及累不累的时候,陆老伯笑着表示,累是自然,但是常年如此,也就成了习惯。村里不少老人都喜欢去老年活动室打牌,但是陆老伯却不喜欢,相比活动室里的“人挤人”,他更喜欢在地里干活,喜欢地里混着泥土清香的空气。

  “我老婆子在市场里卖菜,多少赚点钱,地里的事情就全由我包了。”陆老伯和记者说,他与老伴一人种菜一人卖菜,搭档了几十年,默契自然不用多说。“种地不但得看天说话,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,收成好了价格就不高,收成不好的时候价格却老高。”现在种地的大多是老人,“孩子们没有一个想要种地的,我也就不勉强他们。儿子在一个工厂上班,现在也成了一个小领导,孙女今年刚刚大学毕业,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,我也就安心了。”■记者 叶吟泠

  早上6点出发,到了匡堰段,一些熟悉的面孔递上需要捎上山的早餐和物品;稳稳地开着车,小心翼翼地绕过108个弯;进村时鸣几声喇叭告知老人,再马不停蹄地载着村民往城区赶。这就是205路城乡公交车驾驶员岑仲杰一天工作的一个缩影。

  岗墩村里住着270多户人家近900人,常驻居民约200人。这些个情况,岑师傅了如指掌,也无怪大家都说村里有两个“阿仲”,一个是乡村医生茹仲明,一个就是公交司机岑仲杰,他们俩虽不是本村人,却比亲人还要亲。

  对着这样的称赞,岑师傅笑得有些不好意思。“这就是我的工作,我从22岁起就开始开客运车,现在也有30年了。自从开了这条线后,我就想着开好安全车。”开好安全车,这并非是说说而已。上岗墩的山路崎岖,不熟悉路况的人真的开不了,而车上的保险带、三角木、防滑链都成了岑师傅车里的标配。

  除了做一名安全开车的司机,岑师傅更是岗墩人的“乡村快递员”。要给家人捎点东西,只要跟他打声招呼,往驾驶室一放就行了。身份证、文件、衣服、蔬菜、药物甚至是热腾腾的饭菜,他都带过。面对各种要求,岑师傅都是能帮则帮。但是在安全面前,他是有底线的,“我就曾碰到过有人想要带鞭炮上山,类似这样的危险品那是一定不可以带的,太危险了。不过大家都熟了,好好解释都能理解。”

  一人一车一条线公里的路程,一个来回近2个小时,一天5趟,1个月24天,没有人代班就接着开。就这样,从2012年起,岑仲杰师傅一个人撑起了这条从城区到岗墩的205路公交车,也成了岗墩村人的热心“阿仲”。岑师傅和记者说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他仍会继续跑着山区线,继续和村民延续这份情感,“山区线跑着也习惯了,我想一直开到退休的那天。”■记者 叶吟泠

  住在观海卫师桥附近的人都知道,塘下村一带聚居着不少来自贵州的老乡,今年39岁的袁永福是其中一员。来慈20年间,袁永福干了17年的冲床工,虽然年纪不大,但他当仁不让成了厂里的“老师傅”。

  在塘下村的一家工厂,记者在一间嘈杂的厂房里找到了袁师傅。一来他个头不高、一米六不到,另外其他六七位师傅大都各自守着一台机器干活,他在给厂里做的门测试新送来的锁样品,需要在不同的机器间来回走动。安装、调整、测试,1个多小时内没有停下来过。袁师傅说,厂里和对方公司都在等测试结果,这活没法拖。

  袁师傅学历不高,小学没有毕业。19岁刚到慈溪来时做了3年的打火机装配,后来做了17年的冲床工。这是一份有较高风险的工种,除了干活时眼明手快、注意力集中之外,良好的自制力也是干冲床工的必要条件。下班之余爱找老乡喝酒的他,在上班期间不管身体多累、加班多晚,中间绝不沾一滴酒。袁师傅说:“这一行的老板也必然不会带着酒气进车间。”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自干了这份工作之后,多年来工厂提供的工伤保险就一直没断过。

  对袁师傅来说,多年劳动打磨的一门技术让他有条件在慈溪站稳了脚跟,结婚生子之外还为整个大家庭作出了一份贡献。袁师傅家11个兄妹,他排行老十,后面还有个小妹。只有他和做入赘女婿的九哥离开家乡来慈打工。在他初到慈溪的那一年,父亲因病去世了。自七哥以后,几个兄妹的彩礼和嫁妆,老母亲的那一份都是他拿出来的。

  现在,大女儿11岁在念小学五年级、小儿子还在上幼儿班,都是他们两口子最深沉、遥远的牵挂。“一年下来只有年节二十来天在一起,还好两个娃儿都挺乖的。只是后面几年都要读书,压力有点大。”袁师傅笑着说,老婆在师桥一家光纤企业上班,挣得比他还多。两口子踏实上班、诚恳做人,相信以后的生活会慢慢的变好。■记者 杨贯

  凌晨,当你还在睡梦中,他们已开始打扫寂静的街道;每天,当你走在干净的马路上,都有他们维护环境卫生的身影。

  浒山街道环卫站的李大姐就是这群环卫工人中的一员,每天负责孙塘南路(国道到三北大街段)路面的清扫保洁工作。年近半百的她,干这一行已有16年了。

  昨天下午,记者见到李大姐时,她正拿着扫帚低头清扫着落叶。虽然室外气温并不高,但李大姐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浸透。

  李大姐夫妇是安徽人,一开始夫妻俩在东站附近做环卫工,随后被调到浒山环卫站。李大姐和丈夫是两班制的,丈夫负责凌晨4点到中午12点的清扫工作,李大姐就接班,从中午12点到晚上9点半。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,他们天天如此。

  由于李大姐夫妇都得早出晚归,这16年来,和两个儿子也是聚少离多。“一开始只能把两个儿子留在老家由奶奶照顾,后来稍微大点了才把他们接到慈溪来。”

  “虽然环卫工作很辛苦,但为了慈溪环境美,再苦再累也值得!”李大姐说,能够为市民服务,她觉得很自豪。多年的环卫工作,也让李大姐养成了环保的习惯。看到路上有垃圾,不管是不是自己清洁的范围,她都会俯身捡起来扔进垃圾箱。

  像李大姐夫妇这样的外来环卫工人,在慈溪还有很多很多。当气象台发布酷热警报或者是暴雨警报时,他们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从不“缺席”。为了给第二故乡的市民创造优美整洁的出行环境,他们始终勤勤恳恳地奔波在道路一线,默默用辛劳和汗水扮靓桥城。■记者 龚益

下一个:团建暖场游戏有哪些_思讯互动_企业团建游戏